随着环境服务业的转型,2002年,水处理领域开始超脱传统的EPC商业模式,尝试BOT等新商业模式。这种模式迅速推广,不同于EPC公司疲于在市场中寻找项目,BOT模式的创新,获得了资本市场青睐,使更多资金可以进入环境治理领域。
然而,多年以来,虽然每个环保公司都有生存之道,但是工业废水处理工程市场中主要的商业模式仍为BOT,其他商业模式仍在探索。
BOT公司运行的项目合同时间较长,一般为20年~30年,这需要稳定的现金流。我国环保产业中,龙头企业还不太强壮,中小环保企业的经济实力更为薄弱,而且融资难,无法长时间稳定投入资金。
加之业主企业普遍从节省成本的心理出发压价,而环保产业本身一直存在的低价竞争也为业主提供了选择“便宜货”的机会;不能及时付款的现象大量存在,导致行业存在大量“三角债”。很多环保企业因为资金问题退出了工业废水处理工程领域。
因此,在工业废水处理工程领域探索适合我国市场的新商业模式、规范市场竞争秩序,才能让更多环保企业投身其中。同时,环保企业也要从自身出发,改变单一的服务项目,丰富综合处理多种服务的经验,提高应对综合性环境事务的能力。